【各种资料。。】国号、谥号、庙号、尊号、年号等的区分(转)//补档

各种资料库:

最近lof好像严查,很多文章被设置为仅自己可见,这篇比较严重,直接被屏蔽……




例如李世民


谥号: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


庙号:太宗


尊号:天可汗(唐周边各民族尊称)


年号:贞观


国号:唐




国号:即国家称号,中国古代国号就是一个朝代名称,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。国号很早就有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“自黄帝至舜禹,皆同姓而异其国号,以章明德” ,当然这里记载的国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代,仅仅是传说时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。实际上,中/国的第一个国号是“夏”,由夏启所定。


谥号:是在我国古代,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,给他另起的称号。如“武”帝,“哀”公等。古代帝王、诸侯、卿大夫、高官大臣等死后,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,称为谥或谥号。帝王的谥号,由礼官议上;臣下的谥号,由朝廷赐予。


所谓谥号,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,算是盖棺定论。像文、武、明、睿、康、景、庄、宣、懿都是褒谥;惠帝都是些平庸的,如汉惠帝、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;质帝、冲帝、少帝(后人称呼,不是正式的谥号)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;厉、灵、炀都是恶谥;哀、思也不是好词,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,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,如明末崇祯皇帝追谥为思宗。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(后人称呼,不是正式的谥号)。亡国君主称末帝。另外孙权是个特例,他的谥号是大帝,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。


谥号制度形成,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,即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中提到的周公制谥。周文王、周武王不是谥号,是自称,周昭王、周穆王开始才是谥号。


庙号:庙号是中/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,一般认为,庙号起源于商朝。庙号常用“祖”字或“宗”字: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“太祖”或“高祖”;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“宗”。“祖”、“宗”的这种用法,大体在唐朝定型。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。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。文人可以有谥号,但不能有庙号。


隋以前,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,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,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,而于太庙合并祭祀。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“祧”,“祧”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。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,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。而对国/家有大功、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,就会特别追上庙号,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。


尊号:为皇帝在位时期,由臣下给予的尊称,亦作为帝号。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,尊号字数不一,常遇事而累加。称呼时习惯于使用尊号之首的两个字。 时至唐代,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,有生前奉上者,亦有死后追加者。而生前加尊号又有两种情况:一是加于在位之时。如武后称“圣母神皇,高宗称天皇,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等;二是死后加号,如玄宗死后,肃宗于上元二年上尊号为“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。”此乃玄宗又被称为明皇之缘故。


唐代,帝后尊号字数有增无减。宣宗时,其尊号已是十八字,即“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”皇帝;宋神宗尊号为二十字,即“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”皇帝;明太祖被尊为“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”皇帝,达二十一字。清乾隆皇帝被尊为“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”皇帝,竟多达二十三字。唐宋以后,历经元、明而至清代,帝后尊号愈加愈长。明、清时代,集权专制登峰造极,皇帝尊号亦叠加成长长一串。


年号:是中/国封/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(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)。一般由皇帝发起。先秦至汉初无年号,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。始创年号为元狩,并追称“元狩”以前年号为“建元”、“元光”、“元朔”。此后形成制度。历代帝王遇到“天降祥瑞”或内讧外忧等大事、要事,一般都要更改年号。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,多则十几个。在中国历史上,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,年号为建元(前140年—前135年)。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,没有年号。


辛/亥/革/命后,中/华/民/国废除年号纪年,而改用民/国纪年。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“洪宪”的年号,而爱新觉罗·溥仪在担任满/洲/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,但是通常不为中/国正统史书所承认,而认为中/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“宣统”。中/华/人/民/共/和/国/成立后,使用西方公元纪年。



评论
热度 ( 19 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晃晃悠悠的阁楼 | Powered by LOFTER